[复旦声音]刘永涛:美国种族问题为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种族歧视是美国社会的一种历史现象。150多年前,美国国内因黑人奴隶问题爆发南北战争。这场内战尽管从政治上彻底解决了奴隶制问题,使美国从濒临分裂回到统一的状态,但种族歧视现象仍然存在并不断撕裂着美国社会。南北战争结束后不久,美国便出现了旨在实施种族隔离的《吉姆·克劳法》,但直至1964年该法案才废除。长期以来,白人对黑人的歧视和偏见已经成为制造种族仇恨的重要来源。早期的种族歧视和偏见主要表现为白人对黑人社区的袭击和破坏。譬如1921年爆发的图尔萨种族骚乱,当时一群白人暴徒粗暴地袭击了一个黑人社区,破坏了1000多座房屋,造成上百人死亡。此后白人警察毒打甚至枪杀黑人的事件时有发生。如1991年,一名叫罗德尼的黑人男子遭到洛杉矶警察执法的毒打;2006年一名叫西恩的黑人男子在举行婚礼前夕被纽约警察开枪打死,等等。 这类事件引起美国社会对种族歧视的强烈抗议和不满,甚至引起过严重的社会骚乱。人们也许还没有忘记,50年前的夏天,因黑人居民与白人警察之间的对抗,引起美国许多城市暴发严重骚乱。事情起因于一个传言:一名白人警察试图将一名黑人女子从一辆小车里拖出,理由是那辆小车堵塞在十字路口处。传言甚至称,那名黑人女子已经被白人警察枪击杀害。这个传言后来被证实是个谣言,但在当时还是很快引起美国许多民众(尤其黑人)的愤怒,并引发纽约及费城等多个城市大规模暴力骚乱。尽管事发几周前约翰逊政府刚签署了“民权法案”,但它似乎并没有给大部分黑人带来足够的信心和希望。 50年后的今天,密苏里州弗格森镇一名白人警察开枪击毙一名手无寸铁的黑人青年,引起当地民众(尤其是黑人)对种族歧视和社会不公等问题的强烈不满和抗议。11月24日当大陪审团宣布对枪杀黑人的白人警察免予起诉后,这种强烈不满和抗议迅速演变成为在美国多个城市发生的暴力骚乱,甚至蔓延至海外。 可见,种族歧视和偏见一直是美国社会的顽疾。虽然自1970年开始,美国社会的种族关系开始得到一定改善,尤其在2008年美国出现第一位非裔黑人总统(并随后获得连任)之后,许多人更加愿意相信,种族问题在美国已经得到解决。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弗格森事件、发生在纽约的“锁喉”事件以及菲尼克斯警察误杀黑人事件,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全国抗议浪潮和骚乱,所有这些揭示着美国社会种族关系难题继续存在着。就目前发生的这些令人痛心的事件来看,这一难题至少表现在相互关联两个方面。一是美国社会对黑人生命的歧视和偏见。在美国,据说一个人一生若用美元价值折算约等于500万元。它是以个人受教育、收入、对社会和社区贡献等作为依据的。如果这是一个平均数额的话,那么一名年轻黑人男子的美元价值又是多少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弗格森事件中枪击致死的以及被纽约警察扼死的黑人男子,他们的生命价值几乎接近于零。二是美国执法和司法审判过程中的种族歧视和偏见。潜在的不信任和种族主义,使得一些白人警察在对待黑人比对待白人时更多地使用粗暴手段。执法过程本来是为了保护生命,而不是杀害生命。在美国几乎各个社区,黑人——无论在学校、超市,还是大街上——往往被潜在地视为危险和犯罪的倾向者。自1970年代美国开始实施严厉的司法惩治以来,三分之一的黑人有过蹲监狱的经历。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其他国家,可想而知,美国一定会跳出来以此为理由,指责那个国家“糟糕”的人权纪录。对于黑人来说,种族歧视和偏见是不公平的,甚至是令人气愤和压抑的。一旦发生白人警察开枪打死黑人之类的事件时,这种气愤和压抑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从更为广阔的角度看,美国社会的种族关系难题还与贫困、不平等、家庭、教育、就(失)业有关。如果美国的经济发生“感冒”,那么美国少数族裔(尤其是黑人)就会首当其冲,患上“肺炎”。倘若美国不能诚实地面对种族歧视这个现实,倘若美国的政治制度以及文化没有意愿和能力去改变这个现实,倘若美国不能说服自己的民众相信少数族裔(尤其黑人)的生命同样重要,那么,类似的弗格森事件和“锁喉”事件还会继续发生,还会有更多手无寸铁的黑人被无故枪杀,还会有更多白人警察剥夺黑人生命而免予起诉。 (摘自2014年12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