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

陈学明

  日前,我校哲学学院陈学明教授等撰著的《中国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答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十大疑问》,荣获第十届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一等奖。

  自 1899 年马克思的名字被第一次介绍到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近年来,中国的高速发展令人瞩目,但也有人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作用、意义及其未来走向产生了一些迷惘和争论。针对人们思想中存在的各种疑问,陈学明、黄力之、吴新文三位学者从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十个问题,引经据典,给予正面、系统的解答,既从理论上释疑,又联系实际解惑,有力地驳斥了当前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污蔑歪曲以及误解,还原了马克思主义的真面目。

  与一般理论读物不同,《中国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采用通俗理论读物的写作方式,说理时辅以有力的例证,语言风格通俗易懂,力求使普通读者“看得进、读得懂”。该书一经出版,几个月内便售出 4500 余册,2013年首版至今已两次再版。读者如此评价:“让理论为大众所喜闻乐见,这本书真正做到了。”




【提要】答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十大疑问



疑问一:马克思主义诞生已有 160多年历史,马克思所预言的资本主义的丧钟至今未敲响,是不是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已失去时效?

  资本主义没有完全按照马克思所预料的那样发展,而是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这些变化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资产阶级“执行”了马克思的理论才导致的,或由科技革命带来,但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始终没变。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马克思在西方世界的“王者归来”,预示着回归马克思是人类走出危机的唯一出路。

疑问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解体了,东欧一批社会主义国家易帜了,是不是表明马克思主义已破产?

  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仅仅是造成苏联解体的“外因”,导致苏联垮台主要在于“内因”,贯穿于苏共亡党、苏联解体整个过程的是苏联一些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背弃。因此,把苏联垮台归因于“十月革命”的“原罪”是站不住的,不能把这种错误和弊端算到马克思主义头上。

疑问三:马克思,特别是恩格斯在晚年对自己的理论做出过许多修正,是不是说明连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在晚年也已放弃了自己的理论?

  首先,《共产党宣言》的 7 篇序言反复申明《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其次,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美国版附录”是站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立场上否定早期不成熟的共产主义学说。再次,恩格斯的《卡·马克思〈1848 至 1850 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在肯定利用普选权的同时,没有否定利用暴力手段夺取政权。最后,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三卷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论述与第一卷是一脉相承的。

疑问四: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强调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是不是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一些原创的基本理论已过时?

  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要做到“两个坚信”: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理论创新提供基础和条件。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去创新,结果必然是“制造马克思”而不是“发展马克思”。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着马克

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元素”。

疑问五: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中国的文化传统有别于欧洲,是不是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不适用于中国?

  在现代性的工业文明扩张的背景下,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影响并改变着中国本土文化。中国人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决了外来文化必须经过本土化转换、与本土文化融为一体的问题。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并取得成功的一个历史成果,也是生成中的中国现代文化改造与扬弃传统文化的结果。

疑问六:市场经济鼓励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而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社会建立在“集体本位”的基础之上,是不是表明马克思主义因排斥个人利益而不合时宜?

  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开放,既是一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运动,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辩证思想的回归。当西方学者都主张对个人利益至上进行制约时,难道中国人反而应该放弃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中的个人本位主义的批判立场吗?必须辩证地看待市场经济时期的个人利益,在张扬与限制之间保持张力。

疑问七: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与被许多人视为“普世价值”的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观念有所区别,是不是表明马克思主义因在价值观上“独树一帜”而丧失了指导意义?

  西方国家口头上奉行“普世价值观”,实际上只追求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他国利益。马克思主义承认人类文明的价值共识:一种价值追求要产生普遍性的指导意义,必然反映文明的前进趋势、能有效地推动社会前进,必然反映人性的道义要求,必然具有强大的思想吸收功能。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对人类文明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疑问八:阶级斗争理论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一根主线,是不是表明马克思主义在建设时期就失去了时效性?

  “破旧”与“立新”是马克思主义不可分割的两面,“建设一个新世界”是革命的落脚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四分五裂、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建设成为多元一体、繁荣富强的新中国,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最具说服力的建设性成就。只要不把马克思主义看做一成不变的僵化体系,就会坚信马克思主义不仅是“马上打天下”的理论,也是“马下治天下”的理论。

疑问九:强调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弘扬、中华文明的复兴,是不是意味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就要放弃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集西方文明之大成,在苏俄和中国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迄今为止人类文明的最高成就。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华文明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并有效应对西方文明的挑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互补共生,最终形成了具有生机和活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疑问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路线政策,一定程度上与马克思主义所批评的资本主义相接近,是不是表明指导改革开放的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不是马克思主义的?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民主社会主义,更不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的灵魂。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主要是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作用。










复旦大学党委党校办公室 版权所有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邮编:200433Email:dangxiao@fudan.edu.cn
  电话:021-65643223021-65643221传真:021-6564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