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杜贤政:“只要身体允许 我就会一直做下去!”
核心提示:这是一条穿行在天华山深处的乡村公路,关系着竹林乡及周边7个苗寨800余户4000多群众与外界的联系。这曾是一条“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泥石路,路面却治理得平整干净,数十年来,没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 贵州天柱县竹林乡苗族村民杜贤政从青年到老年,全身心放在这条海拔1000余米的高原乡村公路养护上。从没有任何报酬到低微收入,再到如今的低保,简单生活中他不计名利,每天都在这条路上忙碌,填路面、疏水沟、修边坡…… 从他的平凡劳动中,我们感受到一个苗族老人心里的那片春天。 仲夏的正午,炽热的阳光晒得大地直冒青烟,双溪苗寨的狗儿趴在路边的草地上直伸舌条,几位留守妇女围坐在寨前小卖店的屋檐下摆着农门阵。但杜贤政老人却和往常一样,戴上斗笠,扛着撮箕、沙钩、锄头和扫帚,专心养护在他那13公里的“康庄路”上。 “这几天下大雨,有的排水沟又塞满了泥石滓渣,得及时清除,否则路面一积水,这柏油路可就起坑坑了。”杜贤政老人说。这里是天柱至湖南靖县级公路金寨山至竹林乡段,虽说是柏油路,但因路面等级低、地势低、又弯多,每逢雨季,不仅路面起坑,有时还会发生边坡塌方、涵洞堵塞等现象。 杜贤政是竹林乡地兴村双溪苗寨村民,也是一名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今年65岁。从参加村前公路的修建起,这位老党员已经当了近40年的“义务养路工”。 杜贤政这段“路缘”还得从上世纪70年代说起。 1974年8月,天柱县与湖南靖县两地政府决定打通一条近邻友好的“交通线”,几经勘查、策划,最后敲定红线,途经地兴村,消息传来,地兴人如逢大喜事。他们让地出力,积极投入到道路建设中,凭着肩挑背扛,以愚公移山精神,奋战两年多,终于劈开这条县级公路。当时正值青年的杜贤政加入到村里修路行列。 1976年10月的一天,当第一辆从湖南靖县开往天柱县城的班车鸣着喇叭从寨前经过时,许多村民流下激动的泪花:“现在好啦!我们终于可以从门前坐车出湖南、上县城,再也用不着徒步翻山越岭去赶车!” 路虽修好了,总要有人管护,当时没有专职养路工,杜贤政便买来手推车、铁锹、畚箕、扫帚等工具,默默地当起了义务养路工,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从未间断,乐此不疲! 渐渐地,杜贤政老人与“路”结下了不解之缘。路边长了草,他及时铲除;路面有了碎石,他躬身捡起;路上有小坑塌陷,他及时挑土填平,即使是农忙季节,遇到道路有需要处理地方,他也会丢下自家的农活,先去养路。 “农活晚一两天也没事,但村道若不通畅,村民出行就不方便、不安全。”所以,每当夜晚下了雨,第二天一早他总会先上路检查完路况,再忙自家的事。悉心的呵护,使道路永葆畅通平整。 改革春风吹拂到苗乡,1980年当地完成了农村包产到户,大家都各忙自家的自留山、自留地、自留田,没忙田土的也往外跑,到沿海大城市打工去了,养路更是无人问津。杜贤政没去赶“潮流”,而是默默地延续着路的养护。 诚实的劳动、无私的奉献,杜贤政赢得了乡亲的信任,1998年底村级换届中,他以高票当选村主任。肩上担子加重了,脚下步伐不能停!为不辜负乡亲们的厚望,杜贤政带领全村村民接通了自来水、用上了农网电……可因长期的饱一餐饿一餐忘我工作,渐渐地也积劳成疾,得了胃溃疡,成了村民戏谑称的“稀饭兜”,至今仍用药养着。 2008年4月,天靖公路“白改黑”浇铸成了柏油路,因为一时还没交付验收,道路建设承包方以每月300元请他养护,杜贤政成了“真正”的养路工。可没过两年,道路验收交付后,养路费也变得不了了之了。 每当有人问起杜贤政,没得“工资”,为什么也要这么执着地干时,他说:“老话讲行善积德,我觉得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总要做点好事、给子孙留个念想!”“我没读过几天书,没有文化,没能力给后人留下什么,只有凭自己的一点力气为乡亲修桥补路。”“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尽自己的力一直做下去!”朴实的回答让笔者读懂了一名农村老党员那颗一心为民的赤诚之心 杜贤政老人一生没有什么炫彩的地方,要有就是他在2005年全县“七一”表彰大会上,被天柱县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老人至今都珍藏着表彰会上发给他的证书、手提包,并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采访归来,笔者听到一个欣喜的消息,竹林乡人民政府已聘他为养路工,每月工资1000元,并将他纳入了农低保帮扶,下步还将在精准扶贫、结对帮扶等方面予以考虑。 好人有好报。我们相信,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杜贤政老人的生活一定会充满阳光。 来源:共产党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