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用执着成就梦想——记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高级工程师杨维忠

  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中,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以下简称“第一区调大队”)为新疆的地质找矿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大队涌现出一大批“全国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五一劳动奖章”及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开发建设新疆奖章”获得者等先进典型人物。他们用对地质事业执着的爱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可歌可泣、动人心弦的壮丽诗篇。而新疆地矿局第一区调大队地质矿产高级工程师杨维忠正是这支队伍的领头雁。

  杨维忠今年43岁,199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第一区调大队卡特巴阿苏矿区项目负责人。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杨维忠始终认为矿产资源丰富的新疆在地质找矿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所有地质人梦寐以求的找矿大舞台。2003年,杨维忠毅然离开了家乡山西一家地勘单位调入新疆地矿局第一区调大队工作。十多年来,杨维忠的身影遍布新疆“三山两盆”,从荒漠戈壁深处到西昆仑的乔尔天山腹地,再到阿尔金、那拉提山脊,都留下了他身先士卒的身影,他也由一名普通的地质专业技术人员成长为地质项目带头人、地质矿产高级工程师。

  不畏艰险 勇挑重担

  2006年,第一区调大队在开展“新疆新源县那拉提一带铜金1:10万化探普查”项目时,经过后期作业,采到了品位大于1克/吨的金矿化样品,为下一步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经过1年多的筹备,大队准备在卡特巴阿苏地区重新启动异常查证。

  2008年6月,年轻技术骨干杨维忠主动请缨,勇挑重担,带领七分队12名队员进驻卡特巴阿苏矿区,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

  第一次进入工区,异常困难的交通运输条件成了项目推进最大的拦路虎,卡特巴阿苏除了部分地区有马道外,几乎没有任何其它道路可以通行,分队所有人员只有靠步行翻越达坂。在杨维忠和队友的脑海中,这里已经没有“路”的概念,“路”就在他们的脚下,地质路线布置在哪里,地质队员的目的地就在哪里。他们工作一天下来筋疲力尽、狼狈不堪。分队有些年轻队员开始打退堂鼓,杨维忠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们:“如今的矿要不深埋于地下,要不长在高山上,不吃苦是找不到矿的,如果不向山顶迈进,矿是不会自己走到你脚下的。”听后,项目组成员重振旗鼓,继续向大山深处挺进。分队进山的所有物资都靠人扛马驮,西天山气候异常,犹如小孩的脸一样说哭就哭,时常会突然下起瓢泼大雨,被大雨淋透的地质队员们牵着马,深一脚、浅一脚吃力地前行。马背上的物资翻了绑,绑了又翻,一次又一次,队员们磨破了脚,碰破了皮,却都不肯停下来。

  2008年8月的一天,杨维忠和队员们在新源县城采购物资补充给养后,驱车返回营地。路过一片原始森林时,汽车陷入一处长达200米的泥沼中,经过数次冲锋,汽车越陷越深。杨维忠和队友用铁锹将车轮旁边的稀泥挖开,又将石块、树枝铺在车轮前方,几经尝试,始终无果。此时天色已晚,饥饿和寒冷再次袭击着每一个人。杨维忠果断下令,除他和另一名同事留下来看守汽车物资外,其余人员立刻步行返回营地。虽然时值仲夏,但山里阴冷潮湿,夜里两人蜷曲斜躺在车里,忍受着饥渴和寒冷,直到第二天全分队人员来救援,才把汽车拖出泥潭,保障了分队物资的供应。

  执着信念 精益求精

  “地质工作是严谨的科学,工作中我们绝不能含糊,地质人不在大山深处,不在戈壁瀚海,怎能发现地下的宝藏?”杨维忠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话深深感染了其他地质队员。也正是这番话使他在地质工作中锻造了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和坚强的意志,更磨砺了他对地质异常的洞察力。

  卡特巴阿苏工区地形复杂,垂直高差大,植被覆盖厚,可以想象,发现一条不足1米宽的褐铁矿化花岗岩,是一件概率极小的事情。但任何线索都躲不过杨维忠的“火眼金睛”,在一次地质路线调查结束时,其他队友都开始休息了,而杨维忠却不放过任何的观察机会,忽然在附近的山体边发现了一个小小金矿化带露头,这引起了他的重视。在他的招呼下,大家凑到一起观察,初步判定是黄钾铁钒化。尽管工作了一天,大伙身体疲乏,杨维忠还是在这里又取了两个8公斤的化学样品,4个人把背包里的重量匀了匀,开始往营地赶。返回的路途更是艰难,不但要扛上笨重的采样工具,还要背上沉重的样品,大家佝偻着背,一步一步地往前挪,饥渴劳累使队员们体力不支,但是肩上的样品关系到一个未知矿体的命运,大家相互鼓励着,带着美好的憧憬回到了营地。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化验成果出来,样品结果是金含量7.2克/吨,整个分队沸腾了。卡特巴阿苏首战告捷,驱散了辛苦多年却未有找矿突破的地质队员心头的愁云,这块“金宝贝”无疑给野外地质工作打了一针兴奋剂。投入工作的杨维忠不知疲倦,从他骨子里透露出的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概,使得整个队伍充满战斗力。

  之后,在杨维忠的带领下,项目组又在该条矿化带附近发现了另一条金矿化蚀变带。大队牢牢把握这条找矿线索,组织专家同仁讨论研究,同分队技术人员百余次的采集样品、分析数据,应用多种找矿方法与手段,确定矿区范围与储量,为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这个梦想奠定了基础。

  然而,看似机缘巧合的偶然,实则是或早或晚的必然。杨维忠和队友们上山背馒头,下山背石头,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天天如此。“细致的采样工作是发现矿化的重要支撑,所以样品问题上我们绝不含糊”,杨维忠自豪地说。

  关心同事 锤炼队伍

  杨维忠始终坚信团队精神的充分发挥才是全面完成工作任务的最有力保障。他把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的工作理念贯穿在整个野外工作中,悉心关心每一名队员的身体健康,确保每一名队员安全归队。最重要的是作为党员,每遇困难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布置工作时总把最长的路线,最难采的样留给自己。地质工作的艰苦有时会摧垮年轻队员的意志力,杨维忠就时常语重心长地提醒他们:“地质工作考验的就是忍耐力和承受力,如果吃不了苦,就找不到矿!”在他的鼓励下,分队队员没有一个掉过队,也没有一个打过退堂鼓。

  狂风、暴雪袭击了营地,炉灶倒了,帐篷翻了,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地质资料,没有人去收拾随风飞走的个人物品。他们每天都在林海深处颠簸,脸上写着疲惫,心里却满是欣慰。

  杨维忠秉承和发扬了老一辈地质人的优良工作作风,和队员们携手并进,托起了卡特巴阿苏特大型金矿。他总是说:“我就是喜欢地质工作,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想过改行。”而那让人魂牵梦萦的卡特巴阿苏,就像一只振翅欲飞的金凤凰,将载着杨维忠和七分队队员们的地质找矿梦想展翅飞翔!

 

来源:共产党员网  

 

 


复旦大学党委党校办公室 版权所有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邮编:200433Email:dangxiao@fudan.edu.cn
  电话:021-65643223021-65643221传真:021-6564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