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以智库建设推动科研转型

满新英

 党校建设新型智库的过程也是科研转型的过程。我们必须理清新型智库建设中党校科研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创新科研体制机制,推动科研转型发展,提升党校智库的影响力

科研工作的新特点
  前瞻性研究和对策性研究成为科研的主流。前瞻性研究要在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提出能够影响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问题解决的对策和建议。这类研究需要具有高起点、大视野,无论是事关重大理论体系的构建,还是重大现实前沿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研究者具有战略眼光和超前意识,才能对形势做出准确预判。新常态下党委政府对应用对策性研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党校立足实际,围绕党委政府关心的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入研究,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创新性研究和时效性研究日益凸显。创新性是指研究要站在时代前沿,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对科研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创新驱动,推进转型发展的关键期,迫切需要具有战略性和创新性的意见和建议。时效性要求决策咨询研究必须对党委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快速做出反应,对于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能及时予以重点关注,适时提出解决思路和建议。这类研究需要我们平时对相关问题有足够的敏感性,提前积累相关信息和资料,以便准确预判发展态势,抢占研究先机,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科研合作日益密切,科研成果多元化。智库成果要对党和政府的各项重大决策产生影响,进而被采纳为理论决策,关键要提高咨询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有效预测、研判和决策有三个重要前提:能密切接触决策层,并能及时获取相应的信息;有相关的实践经验和丰富阅历;能把握最新的研究动态,紧跟学术和社会发展前沿。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必须加强学术界、理论界和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合作。同时,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也日益多元。传统科研成果主要以论文发表、专著出版等形式呈现,发表周期较长,为咨询服务的时效性较弱。新型智库研究成果形式更加多样,包括论文、著作、研究报告、对策建议、规划设计、咨询意见、参与起草党委政府重要文件和领导讲话稿、受邀参加重要媒体重大政策宣讲、解读等多种形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多层次的咨询服务需求。

新型智库建设对科研的新要求
  强化改革意识,创新科研理念,把握科研方向。近年来,党校作为智库整体建设中一支重要力量,在智库建设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不少党校陆续成立研究中心或研究所、学会等研究机构,组建课题组、科研团队,形成的咨询报告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总体上看,由于认识不到位,党校的智库作用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高质量的咨询成果不多,成果转化率不高,高端智库人才缺乏,在政府决策中缺乏政策影响力。因此党校要强化改革意识,高度重视智库建设在党校整体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立足于科研向应用对策研究转型的新特点,努力提升决策咨询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
  强化服务意识,找准科研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党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这一属性决定了党校既有密切联系党委部门的资源优势,又有密切接触领导干部的学员优势和综合性理论研究特长。准确把握这些优势,有利于党校生产出更高层次、更好水平的智库成果。作为党委的重要部门,党校要发挥资源优势,围绕党委政府开展咨询,提高科研决策直接服务党和政府的能力,为党委政府做好参谋,出好主意。作为学校,党校发挥学员优势,围绕教学培训开展咨询,实现教学培训、科学研究和决策咨询协调发展。作为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党校发挥学科优势和理论优势,着力打造科研与创新高地。既加强调研,关注来自基层的探索,及时总结鲜活经验,又超前研究,积极主动关注重大问题,承担起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战略性、前瞻性、储备性研究以及对策性研究的责任。
  强化协同意识,整合科研队伍,形成攻关合力。智库是产生思想的地方,专业人才是创新思想的载体。建设新型党校智库,一要在高层人才建设上取得突破,必须有一支熟悉国家政策、了解国情省情,擅长对策性研究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引领智库发展。二要形成一支人员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研究力量。当前,社会问题呈现出纷乱复杂的特征,研究涉及多个学科,特别是科学决策、顶层设计绝不是靠一个人或几个人去设计,需要集中众人智慧。要通过资源整合,以“问题”为导向,以课题为载体,建立开放式、合作式的研究模式,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队伍,实现攻关合力。

在智库建设中推动科研转型
  建立决策咨询管理机构,精心规划咨询工作。目前党校决策咨询管理机构职能缺位、弱化问题比较明显。党校要因地制宜,建立、配备决策咨询中心、研究所等专门指导和协调全校咨政工作的机构,并从经费保障、管理机制方面给予倾斜,为决策咨询机构开展调研、组织活动提供必要条件。决策咨询机构要系统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和宏观决策需求,定期发布咨询课题指南,创新课题发布方式;要抓好重大咨询课题的立项、研讨工作;出台决策咨询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实现动态管理、严格中期检查,改变以往“重立项、轻管理”,“重成果,轻转化”的管理方式。
  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加强科研队伍能力建设。一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着力提升校内研究人员的咨询能力。通过项目争取、社会考察、学术交流、课题资助等重点培育学术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咨政服务专家型人才;通过继续深造、培训、进修、挂职锻炼、基层调研等措施,提升研究人员的科研素质和研究水平。二要完善人才交流机制,注重吸纳校外资源共同参与咨询研究。根据需要,邀请政府官员、实际部门负责人、校外专家学者担任顾问或课题组成员,通过深度参与,碰撞出新思想新观念的“火花”。
  创新科研评价激励机制,引导科研发展方向。一是完善智库科研考核评价体系,将政府影响力、社会影响力作为考核指标,提高报送及批示、媒体解读及分析、参与政府决策咨询的分值。将决策咨询成果纳入科研业务考核、科研奖励、评先选优、职称评聘,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开展应用对策研究的积极性。二是完善对策研究型成果的激励机制。优化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建立专项经费保障制度,为智库研究提供资金支持;加大对精品成果的奖励力度,特别是加大对进入决策的成果奖励力度。
  健全联络沟通机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一是搭建成果发布平台,促进成果进入决策。充分利用内部刊物,开辟专家建言献策“直通车”,把研究成果及时推介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拓宽与决策部门的配合,主动承接委托类课题,争取科研成果直接进入党委政府的决策咨询视野。二是构建面向学员的沟通平台,促进成果进课堂。党校教师可以把科研中的新观点、新成果、新资料融入课程内容中,润物无声中提升党校的咨询服务效果。三是丰富成果推介方式,促进成果引领大众。党校既要善于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又要利用好博客、微博等新媒体向社会推介研究成果和专家学者,提升党校智库在社会公众中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委党校)

来源:学习时报


复旦大学党委党校办公室 版权所有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邮编:200433Email:dangxiao@fudan.edu.cn
  电话:021-65643223021-65643221传真:021-6564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