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思在云:中国兴起与全球秩序重组》


  内容简介

    今日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我们从哪里来,可能往哪里去?

    为什么我们过去信奉不疑的标准与制度会难以为继?

    新的秩序与结构又将如何产生,从哪里涌现?

    中国崛起将如何撼动当前全球秩序和西方话语权?

  本书将中国的发展经验及其影响放置在最宽广的历史坐标与理论视野中。作者在梳理过去三百年世界史的演进脉络,深入观察西方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构成与运作机制,批判性透视全球政治经济旧秩序的真实本质与宰制机制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中国兴起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意涵这个大问题。

    作者提出,与中国崛起相关联,当前人类社会正处于一个数百年难遇的“巨变时代”,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四重历史趋势的反转,即以美国为核心的单极体系式微;“第三波民主”的退潮;资本主义全球化陷入困境;西方中心世界的末落和非西方世界的全面崛起。

    作者以敏锐的洞察力和鲜活的事实探析了中国道路、中国体制的特色和优越性,比如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民营经济、外资经济共存的所有制结构,中共的自我修正与回应社会需求的能力,中共独特的人才选拔、竞争、淘汰机制,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等。

    本书观点

    1.  当前是一个“巨变的时代”,过去大家所熟知、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已一去不返;而中国大陆的兴起以及中国发展模式的出现,对于世界而言,是一场石破天惊的历史巨变。

    2.  中国发展模式得力于三个特殊条件:第一是特殊的政治体制,第二是充分发挥“大”的优势,第三是在全球化时代发挥了“后发优势”。

    3.  中国的兴起带动全球秩序重组,中国带领发展中国家选择性接受西方的游戏规则,也带动非西方国家的崛起,特别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启动“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战略后,重塑全球政治经济格局。

    4.  中国长期维持一党执政体制,不可能没有它的文化背景。这个体制实质上建立在满足“民享”,而不是“民治”。它的政权基础是很抽象的,可以意会却难以言传,叫“民心”,而不是选票。

    5.  东亚社会精英的思维必须赶紧调整,不能再像过去一样,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美国与西欧,不能只有“海洋视野”而没有“大陆视野”。

    6.  “习李”团队开始启动新的全球经济大战略,其经济战略有四个主轴。

    7.   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会与西方推行的普世价值分庭抗礼。

    8.   中国的王道思想可以为二十一世纪全球秩序的重组提供一套新的指导思维,因为王道思想正好可济西方核心理念之穷。

    9.   可以预见二十一世纪最激烈的社会冲突,就是少数阻挡“协力共有”模式的人与众多迎立新典范的人之间的斗争。

    10.  如果中国政治体制可以持续在维护国家机构的相对独立性与公共利益导向、引导社会追求更符合集体长期利益的公共政策选择、调节社会群体与世代利益冲突、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经济社会权利以及社会流动的开放性等等这些核心领域展现其突出的绩效,绝对有资格与西方代议民主体制在全球意识形态领域一争高下。

    作者简介

    朱云汉,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政治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是台湾最具国际声望的政治学者之一。于2012年7月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系1949年以来政治学门的第二位院士,另一位是胡佛院士。1977年毕业于台湾大学政治系,1979年获台湾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1987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政治学博士。

    研究专长为东亚政治经济、国际政治经济、两岸关系、民主化,以及社会科学方法论,其研究成果具有广泛影响。

    2015年6月被聘为北京大学“大学堂”顶尖学者,目前还担任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咨询委员,新加坡教育部社会科学审议委员,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学术审议委员会政治学门召集人。

    作者寄语:望两岸的年轻一代要培养一种豁达而积极的心境来迎接未來的挑战。在长程历史趋势转折、全球秩序重組的大脉络下来思考中国的未来;在二十一世紀多元并起、非西方世界全面崛起的历史大格局中来思考自己的安身立命之道。

  名家推荐

    在细读了朱院士的大著之后,我岂止是感动而已。他的若干突破流俗之见的胆识,直逼问题核心的洞见,通达贯穿的剖解,以及从中所流露出的人文关怀与正义情操,更使我不能不在心头感到震撼!我的震撼,使我进一步察觉到朱院士的整体构思,在空间上,既着重“致广大”,也求取“尽精微”。在时间上,则能放眼三百年来的中西历史,纵观所激荡的波涛及发展的方向。“致广大”是一种“宏观”,而“尽精微”是所谓的“微观”,朱院士先将两者聚集在社会及价值体系的结构中,再巧妙地融入三百年来的历史波澜,从而得在历史的高处,巨细靡遗地观察政治、经济、社会及思想等各种因素在互动间对人类发展所形成的动力。

    我在细读的过程中,时而满眼涌现不尽历史浪潮的湍急,也时而充耳听到两岸啼不住的猿声,但也有一种柳暗花明,轻舟已过,而前村在望的惊喜与感喟。

  ——胡佛(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名誉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高级研究员)

    这本近年难得一见的精采大作,从大历史的高度,对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制高点进行了反思。在我看来,朱云汉用深刻的观察、千钧的批判、开阔的思维,不仅为全球的格局做出了大胆的预言,更为台湾的未来提出了殷殷的告诫。

    ——张亚中(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精彩书摘    

    中国模式撼动西方的话语权   

    这些令人震惊的变化,意味着中国发展道路会必然影响到人类的未来。中国的发展经验震惊了西方主流经济学,也撼动了过去美国主导的国际发展机构对于发展和治理的话语权。以前国际货币基金与世界银行的政策理念被开发中国家奉为圭臬,大家都相信这些机构掌握了最先进与最正确的社会科学知识,可以指导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国家如何制订宏观经济政策,如何选择发展路径,如何改革政治体制,如何参与国际分工,如何融入国际金融。如今,这些机构在意识形态领域享有的支配地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今后,中国可以透过金砖银行、亚投行、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基金、中国-非盟峰会、中拉加共同体峰会、金砖五国峰会与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等机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发展经验,并深化与开发中国家的合作。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会与西方推行的普世价值分庭抗礼。中国靠长期实践而摸索出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有机会在世界意识型态版图上占有一席之地。在非洲、拉丁美洲和南亚等地区,中国发展模式已经在美国式资本主义和西欧式民主社会主义(福利国家)体制以外,开创出第三条道路。它会逼着第三世界所有国家的政治精英重新去思考,怎样去平衡正当程序、维持国家治理能力、取得最好发展结果,应该用什么样有效的制度、安排和策略来追求它们之间的平衡。

    最近,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也意识到这种挑战,虽然它对中国体制不愿意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官方的名称,而是取了另一个名字,叫做“国家资本主义”(State Capitalism)。《经济学人》也看到了这样一个变化,因而忧心忡忡,它认为西欧福利国家模式面临崩解,美国式资本主义面临挑战,国家资本主义将在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变成新的主流思想。

    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的新坐标已经呼之欲出。我们可以预告,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经济依存度会不断增强,彼此在贸易、金融、能源和环境上的合作将更紧密。金砖五国会成为非西方世界的领导者与代言人,并会逐渐取得全球议题的话语权,而七大工业国(G7)会逐渐失去制定多边体制与国际规范的主导权;上海合作组织在吸纳印度之后,其影响力将逐渐超越北约组织。当然以上描绘的景象不是明天就会看到的焕然一新图像,但是这个结构转化的过程已经开始,在未来十五年、十年,或甚至更短的时间内,会出现戏剧性的变化。

    我们也可以预见,美元最终会失去世界储备货币的独占地位,但是完全取代美元的超主权货币,也很难在短时期内出现。这时,国际贸易会呈现多种货币结算的多元化局面和区域化格局。比如,在某一个区域中,某一种货币是主要的资本市场计价和结算货币。人民币成为东亚贸易与投资主要计价货币的可能性与日俱增。



复旦大学党委党校办公室 版权所有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邮编:200433Email:dangxiao@fudan.edu.cn
  电话:021-65643223021-65643221传真:021-6564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