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文]党的组织路线的形成与确立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四条路线”的提出,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理论思考、继承创新和丰富发展。关于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具体内容,党章中都有明确规定。对于党的组织路线,在2018年7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深刻阐述:“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这在党的建设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组织路线之前冠以“新时代”,将其与特定的时代要求联系在一起,是由组织路线自身的特征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认为,组织路线是党根据一定历史时期政治路线的需要制定的关于组织工作总的原则和方针,主要内容包括党的组织原则、组织制度、组织纪律、干部政策、干部制度、干部路线、干部标准、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和党员标准等。党是以组织的形态存在的,党的全部工作、任务、使命,都要以组织为载体来实现,从一定意义上说,党的力量在于党的组织,所以,制定和坚持正确的组织路线就显得极为重要。 回顾九十多年党的历史,从认识论的角度深刻把握组织路线与政治路线的密切关系,我们党始终非常清醒。早在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中就指出,“本党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党应特别机警地注意,勿使工会执行其他的政治路线。对于手工业工会,应迅速派出党员,尽快进行改组工作”,明确提出了派出党员、改组工会以执行党的政治路线的要求。六大之后,党中央实际负责人周恩来明确提出,“党的组织工作是贯彻路线的保证,是实现路线的工具”。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1979年7月,针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邓小平提出:“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根据这一重要思想和工作要求,胡耀邦在1979年10月全国组织工作座谈会上,对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组织路线进行了概括:“我们的组织路线就是,要使党的组织工作、干部工作能够促进和确保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就是使我们党的建设和干部工作去保证党的政治路线的实现。”然而,仔细分析可以看出,胡耀邦还是从认识论的角度、从政治路线与组织路线关系的角度进行阐述,不是从组织路线本体性的、内在规定的角度进行阐述。 建党以来,真正从本体论的角度正面、系统阐述党的组织路线这一重大命题,习近平总书记还是第一次。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党经历了曲折探索和实践。 党的一大没有提出组织路线的概念,但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关于党员条件、组织体系等方面的规定,构成了党的组织路线的主要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高度关注工人力量的同时,对中国社会的主体力量——农民缺乏足够关注。党的四大面对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领导国民革命的政治任务,指出组织问题是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最重要问题,提出扩大党的数量、一切工作归支部、建立有力的党委组织部门的要求。各地贯彻中央精神,党员总数两年半的时间内从不到1000名迅速扩大到五大时的5.8万名,有力推动了党的事业发展。但是,当国民党右派极力破坏统一战线的关键时刻,以陈独秀为首的党中央退缩忍让,在右倾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表示中共“应彻头彻尾表示独立的在野党态度”,要求严厉取缔党中的机会主义作官热,限令已经担任九江、永修等县县长的共产党员立即辞职,特别是放弃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没能从危难中挽救革命。 大革命失败后,党中央在“八七会议”制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正确方针,但在总结失败教训时,错误地认为是由于党的领导层知识分子太多导致的,随之提出党的成分工农群众化、领导机关成分工人化的方针,形成了组织工作中的“唯成分论”,并随之开了党内“惩办主义”的先河。党的六大明确提出了组织路线的概念,但在组织问题上还是过分强调干部工人化和改变工农成分比例的意义。1929年红四军召开的古田会议,在着重强调思想建党的同时,要求“努力改造党的组织,务使党的组织确实能担负党的政治任务”,提出新的党员标准、“党员的发展路线”,重申“支部建在连上”、严密党的组织等重要举措,对于正确组织路线的形成进行了可贵探索。从1931年1月开始,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取得统治地位。他们在党内推行宗派主义的干部路线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斗争方针,使党的事业受到严重损害。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1935年12月召开的瓦窑堡会议,针对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形势新任务,正确地制定了党的组织工作的方针政策,提出必须在组织上去扩大和巩固党、大数量地培养干部、克服关门主义倾向,这就纠正了“八七会议”以来组织工作中“唯成分论”的错误。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才德兼备”的干部标准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提出了建设党员队伍的正确方针,提出了正确坚持民主集中制的要求,制定了详细的党内法规,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组织路线的形成。延安整风学习加强了党的组织建设,进一步端正了干部路线,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并进一步成熟起来。随后召开的党的七大,对党的组织路线、民主集中制原则、干部政策、干部标准、党员权利与责任、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等作了重要规定,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开展了执政情况下怎样做一个合格共产党员的教育,进行了发展新党员和建立新的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党的八大提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问题,号召“为提高党员的标准而斗争”。1957年4月,中央决定进行整风运动。但随着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遭到严重破坏,大批知识分子和党员、干部受到错误打击。此后,虽然党对执政党建设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随着“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党的组织路线出现了严重偏差,对党的建设和党的组织路线产生严重危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推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恢复了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政治路线。为保证政治路线实现,在组织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全面改正错划右派工作,坚决清理“三种人”;营造正常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建立健全县以上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健全和扩大党内民主,推进整党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贯彻落实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建立和落实老干部离退休制度,大力选拔年轻干部,全面开展干部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和文化教育;精简机构,建立干部考核制度,调整干部管理体制,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程序,等等,形成了一条与正确的政治路线相适应的组织路线。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四大党章明确规定,“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选拔使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政绩突出、群众信任的干部,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从组织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落实。”指明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的组织建设的着力点和发展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一个时期以来管党治党失之以宽、失之以软的状况,面对经济社会发展领域、政治领域、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党内政治生活中的混乱现象,面对党、国家、军队中的腐败现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以坚定决心、顽强意志加以推进,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应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着力解决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统揽“四个伟大”,总结党成立九十多年来的经验教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一条完整的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对新时代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工作重点、基本原则、目标要求等做出了明确规定,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践性,标志着党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与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一起,构成了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的事业、实现党的使命的完整的路线体系。其中,思想路线奠定基础,政治路线决定方向,群众路线聚合动力,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则为三条路线的贯彻落实提供保证。这四条路线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辅相成,全力促进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向前发展。 (文章来源:《当代组工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