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中共徐汇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决定性时期,也是徐汇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的关键时期。徐汇区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要求,以新的发展理念为指导,科学编制徐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任务

1.“十二五”时期徐汇发展取得重大成就。过去五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区上下齐心协力,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顺利实现。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大力调结构、转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主导地位不断巩固,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发展质量快速提升,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从78.9%提升到87.7%;高技术工业发展势头良好,二三产融合发展逐步见效。努力寻求动力转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漕河泾开发区为主体、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产业集群,以枫林生命科学园区为载体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两大增长极”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服务企业呈现集聚态势。徐家汇商业圈城市更新试点、徐汇滨江地区综合开发、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上海南站地区功能转型、华泾地区加快城市化等顺利推进。突出以改革促发展,积极对接复制上海自贸区改革试点成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商事制度、市场监管、金融创新等领域改革,新建区行政服务中心,推动形成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教育综合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实施,创新社会治理取得实效,民主法治建设取得新进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完成二级以下成片旧区改造目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指标内,多层次养老服务格局不断完善,教育优质资源辐射面进一步扩大,卫生、文化和体育事业长足发展,居民主要健康指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推进城区精细化管理,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坚持从严管党治党,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以区域党建促进会为平台创新开展区域化大党建,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满意在徐汇、服务在基层”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走访行动形成品牌,党风、政风、行风和干部队伍作风显著改进。

2.“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但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深刻变化。上海要全面参与国际科技经济的合作与竞争,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努力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徐汇经济社会发展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呈现出经济转型势头向好、产业和人才集聚、社会主体发达、社会参与意愿强烈、居民生活品质期望值提高等阶段性特征。同时,要清醒看到区域资源环境约束明显,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产业转型任务艰巨,区域南北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常住人口规模持续扩大,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民生服务供给压力加大;社会治理体系不够成熟,城市顽症治理、安全运行管理存在短板,还有长期积累的矛盾需要化解,一些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破解;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和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把握大局大势,抢抓机遇、主动担责、锐意创新,发挥特色、厚植优势,努力走出符合中心城区特点和规律的经济社会发展新路。

3.制定“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上海发展部署,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改革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以创新增强发展活力,以改善民生为优先导向,以法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以绿色发展引领生产生活,以开放实现合作共赢,努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显著改善城区居民生活品质,争取率先建成小康社会,为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作出贡献。

必须以创新增强发展活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充分激发院所、高校、企业的创新活力,构建开放包容的协同创新体系,不断推进理论、制度、文化等各方面创新。

必须以改善民生为优先导向。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注重公平均衡,加大社会保障、文化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投入,推进南北地区协调发展,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让居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必须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改革。把改革作为发展的强大动力,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开发战略,扩大与全球城市中心城区的交流合作,在开放中实现合作共赢。

必须以法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把依法办事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树立法治思维,完善法治保障,善用法治方法,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形成运用法治方式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新格局,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环境。

必须以绿色发展引领生产生活。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城市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提升城区生态内涵与品质,积极推进资源、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创新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和干部队伍作风,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十三五”时期徐汇发展的奋斗目标

4.总的奋斗目标。紧紧围绕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立足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框架的总体目标,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努力建设创新徐汇、幸福徐汇、文化徐汇、美丽徐汇,到2020年基本建成经济活跃、文化繁荣、环境优雅、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

——创新徐汇,就是把创新摆在区域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创新活力充沛,城区综合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幸福徐汇,就是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公共服务,改革发展成果更广泛、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居民群众,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普遍提高、获得感明显增强。

——文化徐汇,就是发挥人文资源优势,传承历史文脉,合理布局公共文化设施,塑造上海文化新地标,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全面提高,城区文化魅力明显增强。

——美丽徐汇,就是优化产业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综合环境有效整治,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社会治理进一步完善,实现风尚美、环境美、秩序美。

5.主要实现目标。产业经济竞争力优势明显。现代服务业核心地位进一步巩固,信息、生命健康、文化创意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创新金融品牌突现,龙头企业带动力提升,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实力显著增强。初步形成空间布局集约高效、科技产业能级提升、创新企业集聚辐射、创新服务体系完善、万众创新活力迸发、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的创新城区。文化发展形成国际知名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培育集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主体和新兴文化业态,建设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新地标,发展面向国际的文化创意产业,全面提升徐汇文化外向度和国际影响力。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公共服务均等、优质、均衡发展,就业、养老、住房、救助等社会保障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水平提升,构建系统便捷的智慧服务体系。绿色生态环境建设有效推进。优化城区形态,扩大绿化绿地面积,加强景观、景区建设管理,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生态环境质量与生态文明水平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建设迈上新台阶。创新政府服务管理,畅通社会公众参与公共事务渠道,支持社会组织依法参与社会治理,发展专业社会工作者,探索行之有效的共治自治模式。

三、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整体优化空间布局

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是促进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的前提。对接全市空间布局优化调整,按照区域形态更新、形成产业特色、完善重要功能、推动南北均衡的要求,科学布局全区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构建“一轴一带七片区”的城市空间格局。

6.确立徐汇南北均衡发展轴。起点淮海中路,经衡山路、徐家汇、漕溪(北)路,到漕宝路沪闵路口,向西沿漕宝路往漕河泾开发区、向南沿沪闵路、上海南站及新建地铁15号线延伸至华泾。这些道路既是交通主干道,也是城市经济社会功能逐渐向南片地区拓展的功能轴线,串接起衡复、徐家汇、漕河泾、华泾等重点区域,有利于助推南北地区均衡发展。要强化提升“一轴”的交通连接功能,注重沿线生产、生活功能的布局与优化互补,推动各片区协同发展。

7.打造国际水准的滨江发展带。作为上海市黄浦江滨水功能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南拓北连,在浦西地区贯通外滩、南外滩以及闵行滨江,串接起滨江枫林、滨江龙华和滨江华泾地区,在徐汇区境形成总长11.2公里的滨水发展带。“十三五”时期,要基本完成土地收储,加快基础设施、公共环境与重点项目建设,具有文化创意、创新金融、休闲观光、居住生活功能的国际滨水岸区开发初见成效。

8.建设各具特色的七大重点功能区。与一轴一带相呼应,立足优势资源分布,完善空间布局,形成七个各具特色的重点功能区:徐家汇国际商务商业核心区、衡山路-复兴路历史风貌保护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徐汇滨江国际滨水魅力区、枫林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区、徐汇中城融合发展实践区和华泾城市功能拓展区。推进功能区实体化发展,以科技创新、改革开放推动重点产业集聚和服务平台建设,统筹推进区域硬件设施和软环境建设协调发展,实现资源要素的均衡分布和高效利用,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区发展。

9.坚持产城融合,形成产业特色。徐家汇地区错位发展特色商业,创新体验型消费模式,建设办公环境优越、总部集聚的综合性城市空间。漕河泾开发区完善产业载体和园区配套服务项目,优化创新生态环境,集聚各类创新主体,形成以软件和信息产业为特色,科技研发、智能制造水平领先的产业创新集群区。徐汇滨江塑造“上海西岸文化走廊”品牌,推进文化创意、创新金融、软件信息等一批功能性载体项目建设,同步提升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管理水平。枫林地区综合运用区域内研发和临床医疗资源,拓展生命健康产业链,建设生物医药创新高地与产业高地。

10.完善重点功能,推进南北均衡。衡复地区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加强历史街区的整体保护和发展利用,成为体验历史文化、精品商业、高档办公、旅游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慢生活街区。上海南站地区加快基础设施与综合环境建设,承接邻近区域的产业延伸与配套,强化与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植物园等区域单位的联动融合,成为融会贯通南北区域的重要链接。华泾地区作为推进区域南北均衡发展的重点,加快推进市政配套项目建设,进一步拓展绿地规模,增配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场地设施,提升社区商业品质,建设绿色宜居华泾;注重承接中心城产业辐射转移,以产业升级、环境优化助推城市化进程。

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实现经济提质增效

适应中高速水平上实现有质量和效益增长的要求,坚持把创新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动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发展动力,厚植发展新优势。

11.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遵循现代产业发展规律,坚持“创新、融合、集聚”,促进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引导制造业高端创新发展,加快现代商贸业转型发展,全面提升产业品质和能级。强化现代服务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大力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兴生活性服务业,提升发展信息服务、专业服务、科技研发、金融、文化体育旅游等服务业。落实《中国制造2025》,对接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程,重点推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加大工业机器人、物联网、新材料等新制造技术的研发应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制造技术产品和品牌。创新现代商贸经营管理理念与机制,优化现代商贸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与人文环境,发挥徐家汇国际商务商业核心区的辐射效应,推动传统商业线上线下融合,支持电子商务企业技术模式创新,同步推进社区商业转型发展。保持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统筹打造产业发展载体,同步推进存量盘活与增量拓展,加强房地产行业规范化建设。

12.建设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服务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围绕重要承载区的功能定位,结合重点功能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推进建设重大项目承载、重点产业引领、创新服务示范、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活力迸发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依托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推动软件服务、移动支付等新兴产业集群,拓展信息技术增值服务,促进信息制造与信息服务融合发展。发挥枫林生命科学园区科研和临床资源丰富、漕河泾开发区生命健康龙头企业集聚的优势,形成以枫林和漕开发为双核、中徐汇与南徐汇为两翼的生命健康产业布局,培育具有亚太影响力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以“徐汇滨江金融带”为核心,强化漕开发、徐家汇等地区的布点与支撑,集聚创新型、融合型、功能性金融机构,形成“一核多点”的创新金融产业集群,打造科技金融创新服务示范区和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

13.实施互联网创新驱动战略。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以促进产业创新为重点,推动互联网相关的龙头企业、创业企业、投资基金、技术研发培训平台等在徐汇集聚,营造“互联网+”创新生态。发挥互联网在新兴应用领域的激化和加速作用,发展分享经济,引导互联网技术创新在医疗、教育、休闲旅游、商务贸易、智能穿戴设备等生产生活领域广泛应用,促进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双螺旋”推动。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与集成作用,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智能传感等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的关键环节进行改造升级,提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仪表仪器等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推进智能制造、网络化协同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在徐汇发展。

14.建立激发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以国家重大战略性项目为抓手,推动院地、区校、区企建立协同创新合作模式;发挥区区合作综合协调的平台作用,完善与漕开发总公司、普天集团的联动创新机制,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强化科技金融和财政资金引导的支持作用,重点发展具有突出优势的专业技术服务业,完善科技创新基础服务体系。激发各类科技企业主体自主创新动力,吸引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跨国公司在徐汇设立研发、技术转移和科技服务机构,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搭建开放共享的创新创业基础性平台,鼓励各类众创空间特色发展。树立崇尚创新、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价值导向,营造活力迸发的创新创业氛围。

五、坚持共建共享发展,增进居民群众福祉

坚持为民利民靠民,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的要求,筑牢民生保障底线,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让发展成果更广泛、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区域居民,使居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15.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更富活力。实施“建高原、攀高峰”战略,积极应对区域入园、入学高峰,完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推进“新优质学校”集群式发展,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对接国家高考制度改革,鼓励高中特色多样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中高(本)衔接、普职双向、产教融合发展。实施特殊教育行动计划,提高特殊教育质量。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激发各类教育主体办学活力,鼓励社区公共教育、民办非学历教育、老年教育等多领域发展,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16.大力扶持就业创业。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进和运用社会、专业力量促进就业,推动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劳动者就业,加大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力度,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健全创业带动就业机制,降低创业门槛,完善政策扶持、服务导向、基地孵化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创业帮扶体系。完善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体系,建设符合区域产业导向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中小微企业职业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人力资源整体素质。积极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努力让劳动者体面就业、高质量就业。

17.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区。应对深度老龄化趋势,加强公办养老机构服务供给,规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和服务流程,探索品牌化、特色化服务项目,提升基本养老公共服务能级。推进居家养老“智慧管理”,整合民政、卫生、医保等信息资源,健全老年照护需求评估体系,实现养老需求与服务资源的有效对接。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承接养老服务项目,推进养老服务向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形成多层次养老服务格局。完善养老服务保障机制,规范养老服务行业监管,推进社会养老事业健康发展。

18.健全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完善廉租住房供应分配、公共租赁住房市场化运作、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管理和配套商品房筹措使用等工作机制,实施旧住房综合改造工程,不断改善居民群众居住条件。优化物业管理综合服务,理顺物业服务收费价格机制,培育实力强、有品牌的物业服务企业,让居民住得更加安心舒适。实施精准救助政策,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为基础,支出型贫困家庭生活救助、受灾人员救助和临时救助为补充,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相配套,社会力量充分参与的现代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推进残疾人服务、科普教育等事业发展。

19.提升区域居民健康水平。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建设徐汇区南部医疗中心、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医院(西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夯实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推进健康徐汇建设,开展面向区域居民、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完善家庭医生制度、中医药服务、老年医疗护理服务,提供便捷、安全、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加强慢性病、传染病等综合防控,健全康复医疗服务,完善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和运行管理机制,创建全国精神卫生综合管理示范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扎实做好妇幼保健服务。

六、坚持文化融合发展,提升城区软实力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发展,挖掘历史人文资源,健全功能性文化载体,促进文化创新融合,建设文化设施完善、活动丰富、产业发达、人才集聚、富有影响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核心区。

20.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上海城市精神,以“汇善汇美、文明徐汇”为主题,深入开展“满意、美丽、友善、诚信”系列文明创建活动,形成环境整洁、秩序井然、服务优质的城区环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强化市民文明行为引导,完善志愿者服务制度,促进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社会化、项目化,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21.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整合区域文体资源,引导区属场馆与社会机构联动发展,推进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布局优化、功能完善,促进公共文化均衡发展。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支持和促进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和演

(来源:徐汇党建)


复旦大学党委党校办公室 版权所有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邮编:200433Email:dangxiao@fudan.edu.cn
  电话:021-65643223021-65643221传真:021-6564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