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谈]胡安宁: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科研的“道”与“术”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胡安宁

  “道”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原则性的东西,“术”就是在贯彻和实践“道”的过程中,我们有了一些策略和技术。科研之“道”的核心,应当是创新我们在写论文的时候,每写一篇论文,每出一本书,就一定要保证我们的内容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一定新的东西。我们也经常听人说,如果你的研究只是重复了别人的研究,那你这个研究的价值就非常有限。所以说科研之“道”的核心是创新。

  我们怎么样才能达到一种创新呢?我从四个方面去讲,也是借用了《道德经》上的一些内容。

  首先是“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讲的是,道的呈现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同样,作为社会科学,我们研究人类社会,研究我们的生活,自然而然的,我们一定要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好的研究问题。

  第二点,“进道若退”。

  我们在往前走的过程中,从某些角度看,可能是在退。所以“道”的呈现是在进退之间的一个动态变化。这对社会科学的研究者而言,意味着我们要有一种逆向思维的能力。换句话说,我们通常习惯去讲这个事情发生了,这个政策实施了,它对社会的影响是什么,它的社会效果是什么。我们的思路是说这个东西有了,后来怎么样。但是“进道若退”这样一个原则,告诉我们的是,除了正向思维以外,我们是不是可以有一个反过来的思路,如果这个政策没有实施,这个社会会发生什么,这个社会会是什么样的。对科学研究来说,这个思路实际上挺重要的。

  第三点,“大道无名”。

  “道”的呈现一定不会局限于具体名号的限制。所以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我们的科研必定是跨学科的,要从不同的学科中汲取营养。做科研,首先是要对自己学科的一些前沿研究要有了解,这是看家本领;同时也要能够对不同学科的前沿知识有一定的掌握。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特点,是分科不分家,我们研究的都是社会,只是可能角度不一样,关注的点不同,所以我经常去看一些其他学科的杂志和论文,听一些其他学科的报告,关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热点和研究进展。之所以看这些杂志和论文,听这些报告,实际上是跟着我所关心的问题走。对于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法,我研究这个问题,就要对不同学科前沿的成果有所涉猎。

  第四点,“道无止境”。

  是指我们研究的问题,只是一个开始,从一个问题必然能够引申到另外一个问题,由此及彼,形成体系化的研究。比如研究高等教育,可以研究的主题很多,从一个问题到另外一个问题的过渡是很自然的,这就是社会科学经常说的问题意识。

  最后我想说,科研不是孤军奋战。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是一个团体作战的结果,理工科是这样,而社会科学也在努力往这个方向发展。我自己比较幸运,所在的院系也是比较和谐的研究氛围,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可以一起做研究。大家要快乐地科研,从以学术为业到以学术为乐。


复旦大学党委党校办公室 版权所有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邮编:200433Email:dangxiao@fudan.edu.cn
  电话:021-65643223021-65643221传真:021-6564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