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谈]俞燕蕾:让液晶随光起舞

——谈学术工匠精神

材料科学系教授 俞燕蕾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学术研究过程中,要如何发扬学术的工匠精神,让自己的科研工作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在我的科研工作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一个是2003年,我在日本读博士期间,作为第一作者在《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回国以后,我回到复旦重新开始研究工作,最具有代表性的是2016 9月在《自然》发表了一篇文章。

  做科研工作,我体会最深的就是要有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概括起来有三条:对品质的精益求精,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在做学术的时候,尤其是做基础研究的时候,工匠精神就是脚踏实地,不追名不逐利,不急功近利。

  在日本求学期间,我的博士导师非常强调要做01的研究,一定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一些课题,也就是现在大家一直强调的科研创新。我们不要只是重复别人的工作,只是做从19的工作,而要尽可能地做从01的工作。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

  我从2001年开始做博士研究工作,经过一年多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我可以拿液晶的材料,让它在光的照射下产生形变。我非常兴奋,就开始写文章投稿。但是审稿意见却让我非常绝望。因为有一个审稿人说,相似的研究工作已经有一个德国科学家发表在PRL上。那个时候我只关注了化学和材料领域,没有关注物理领域,这个工作被同行评价为开创性的工作,我居然不知道。后来我重新作了审视,发现德国科学家做的是收缩,而我做的是弯曲,两者实际上是有很大差别的。所以我后来就重点研究材料独特的弯曲形式。2003年,我作为第一作者在《自然》上发表了文章。

  回国以后,我开始独立进行学术研究。我做的是材料化学,跟复旦和其他学校的学术团队,包括和我以前的博士生导师,我们一直保持非常好的合作关系,做到多学科交叉、合作共赢的局面,这也进一步推动了我们工作的进展。

  我经常跟学生说,我们是实验,要注重细节,要精雕细琢。不要觉得一些事情简单就不去做。简单并不意味着容易。做一个研究,要抓紧时间慢慢做,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这样简单的招式练到了极致就是绝招。

  最后,我想讲的是,做学术,非常重要的就是充满热情,你要懂得享受科研工作。因为做科研实际上非常枯燥,非常孤独。有的时候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孤独的行者,但是真正意义的成功,不在于最后的结果,更在于前进的路程上,怀揣着无限的热爱、投入,战胜每一个挫败,抵达每一次心目当中的完美。用激情和专注为热爱的事业,谱写出华彩的交响乐章,那就是人生至高的幸福。



复旦大学党委党校办公室 版权所有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邮编:200433Email:dangxiao@fudan.edu.cn
  电话:021-65643223021-65643221传真:021-6564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