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学院党委中心组举行习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
2017年9月7日下午国务学院党委在文科楼622室举行了新学期第一次中心组学习,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月2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精神。中心组学习由院党委书记刘季平老师主持。 国务学院执行院长、院党委副书记苏长和老师以“7·26”讲话中的政治学知识”为题进行了重点发言,苏老师指出学习“7·26”讲话要联系学院实际,转换讲话精神,将讲话内容转化为学术研究。苏老师围绕三个方面进行了展开:第一,在党代会召开前总书记至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进行重要讲话,这是为党代会进行思想理论准备。给我们政治学研究的启示是,举一反三来看,像外事工作会议、使节工作会议、宣传工作会议、组织工作会议、统战工作会议等以及各种纪念大会,已经形成了固定的会期,可以从会期制这个角度来研究其在中国制度体系晚上和治国理政中的意义。第二,讲话中新的提法,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应对重大挑战、地域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转换成党员学者的角度来思考,我们的学科领域要更好地服务国家,就需要去研究有哪些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和重大矛盾,并结合哲社重大课题的申报来进行研究。第三,要将讲话内容转化成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建设工作。讲话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这里所提出的“三个意味着”与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构建有关,特别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这句话”,需要我们在国际比较中从学理角度研究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的世界意义。总之,对包括“7·26”讲话在内的许多总书记讲话,我们从事政治学和国际政治研究的应多从学理角度进行学习和研究。 在讨论环节,中心组成员围绕关于“四个重大”的研究、话语体系的转化、特色经验的总结等开展了热烈讨论,对讲话精神的学习与哲社研究、学科建设等紧密联系了起来。 院党委书记刘季平老师进行了总结,他指出从改革开放近40年的历程来看我们切实看到了发展的成就,体会到了发展的成果,党员们应当认真学习领会讲话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结合政治学学科建设来看,老师们应当敏锐地抓住带有趋势性的、热点的研究问题,并贯穿至研究和课堂教学中;同时抓住机遇,在教材建设上多下功夫,将好的研究转化为好的教材。最后刘老师向在座的支部书记布置了贯彻学习“7·26”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要求。